虛擬貨幣怎麼玩?
以太幣走勢分析 | 應用驅動與技術分析雙管齊下
發現大家很多時候對以太幣的看法比較模糊,今日就會嘗試同大家去理解 $以太幣 (ETH.CC)$ 和 $比特幣 (BTC.CC)$ 的投資概念不同的地方,兩者的獨特性介紹。
最新以太幣走勢
比特幣具有稀有性
(資料來源﹕Bitbo, 截止12月12日)
按比特幣白皮書,比特幣的供應上限為2100萬個,截止執筆一刻的12月12日,市場上已有1,990萬個比特幣以開發出來,稀有性+廣泛認可,不少地方國家考慮將比特幣納入戰略性儲備是近來急升的主要原因。主流看法都是認為比特幣可抗通脹和受惠加密貨幣行業的發展。
以太幣具有應用性
以太幣作為以太坊區塊鏈的原生代幣,在數字資產發展中扮演著關鍵角色。與比特幣主要作為稀有數字黃金不同,以太幣的設計初衷是為了支持更廣泛的應用場景,且以太幣走勢更受到其應用性驅動。簡單來說,主要考慮到如果未來在WEB3.0的世界要進行去中心化的交易,比特幣的稀有性設計將導致交易成本過高,導致以太幣的誕生和需求。
以太坊網絡允許開 發者創建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DApps),為數字資產領域帶來了無限可能。通過以太幣,用戶可以參與去中心化金融(DeFi)活動,如借貸、交易和收益農場等。此外,以太幣走勢也受益於非同質化代幣(NFT)的鑄造和交易,推動了數字藝術和虛擬資產的發展。
以太幣的可編程性使其成為構建更複雜金融工具和服務的基礎。它不僅是一種交易媒介,更是驅動整個以太坊生態系統的燃料。隨著以太坊 2.0 的推出,網絡將轉向權益證明機制,進一步提高可擴展性和能源效率。
總的來說,以太幣在數字資產領域的應用遠超單純的價值存儲,它為創新和經濟活動提供了一個強大的平台,推動了區塊鏈技術的廣泛採用和發展。
值得留意一點,以太幣技術不斷創新,由曾經每年發行約1800萬個以太幣為市場詬病,至2022年升級為以太幣2.0之後,發行量大減,再加上引入了針對性銷毀以太幣的通縮機制,令其帶來一定程度的稀缺性。因此,以太坊基金會後來制定了以太坊2.0的升級計畫。
這也是為什麼以太幣至今未能突破2021年的高位4795美元,當年NFT的投機炒作行為導致以太幣價格出現泡沫,但隨著以太幣的升級,供應過多的問題得到解決,數字資產的發展將會是以太幣再挑戰歷史高位的重要元素,稀有性+廣泛認可+應用性是目前以太幣的投資邏輯。
隨著特朗朗成立更多加密貨幣的監管部門後,很多金融機會亦打算於未來數年陸續推動數字資產,雖然發展藍圖至今仍未清晰,但正正是這個原因為比特幣以外的加密貨幣帶來投資機會。作為幣圈第二大市值的以太幣,目前正在處於追落後中。
所以,在投資以太幣時千萬不要因為以太幣價格較低才去做部署,盲目追落後並不是投資以太幣的核心邏輯。再者,加密貨幣的投資入場門檻本身就不高,不用每枚每枚去買,比特幣和以太幣的價位不該是投資的考慮因素。雖然是有追落後的因素,但這主要從市值角度去考慮。
如果想關注市值的變化,可以在手機上,可以從市場->加密貨幣->24小時排行榜->市值榜。
(資料來源﹕富途牛牛,截止12月12日約中午1200)
更詳細的內容,歡迎留意我們的牛牛課堂「比特幣vs以太坊,哪個更值得投資?」
以太幣走勢分析--技術分析
在部署上,以太幣的操作建議以技術分析為主。以太幣走勢在圖表上顯示出較強的技術形態,值得投資者關注。個人認為如果偏向做長線投資,比特幣仍然是較為合適。但如果是捕捉近來的利好行情,以太幣的潛力則不容忽視。
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在月線圖上,以太幣同樣形成一個「杯柄」形態,3800美元是大約這個杯柄形態的頸線位。如果價格於後市能企穩於3800以上,正如上面的量度升幅說法,價格則有望6600美元。
筆者認為,上述的目標價如果用長線角度去看,也並非不可能。技術分析的概念本身就沒有確實的時間點可猜到何時到達目標價,而且以上是用月線圖作評估。更何況參考大行對比特幣的看法,介紹15萬至20萬美元的預測,比特幣和以太幣的相關系數十分高,如果比特幣能到達大行提及的目標價,以太幣也很大可能到達圖表上的假設。
在實際操作上,較值得關注的是日線圖的表現。自筆者在11月初提及ETH突破長方形格局後,ETH價格一直維持於中期上升通道之間,屬於一個典型浪高於浪的走勢。在操作上可以考慮以這個上升通道作為參考的支持位和阻力位。短期內,可以多加留意MACD的技術指標,如果能於短期後市發出「黃金交叉」雙牛訊號,可能短期內有望出現一波更明顯的升浪。
較關鍵的阻力位暫在今年高位4095美元,如果突破此關,其時追落後的趨勢會更明顯,可以有條件再挑戰歷史高位4770美元。
比特幣ETF和以太幣ETF
最後一些溫馨提示,直接投資加密貨幣固然是一個好選擇,但如果不熟識加密貨幣的投資者,也可以通過ETF的途徑去接觸加密貨幣,以下則是港股的相關加密貨幣ETF。
比特幣: $FA南方比特幣 (03066.HK)$ $博時比特幣 (03008.HK)$ $華夏比特幣 (03042.HK)$ $嘉實比特幣 (03439.HK)$
以太幣: $FA南方以太幣 (03068.HK)$ $博時以太幣 (03009.HK)$ $嘉實以太幣 (03179.HK)$ $華夏以太幣 (03046.HK)$
作者信息
譚智樂
富途證券首席分析師
CE No.中央編號:AVJ390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其及其有聯繫者並無擁有建議股份發行人之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