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美股分析 | 投資者該如何部署?
【CTA策略】美股短期市場風險的隱藏推手,附美股最新分析和應對策略
美股昨日急跌, $標普500指數 (.SPX.US)$ 、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 (.IXIC.US)$ 、 $道瓊斯指數 (.DJI.US)$ 更蒸發了上周五出現的反彈。三大指數在技術分析的日線圖上,不約而同出現「穿頭破腳」的利淡形態。事實上,反映高風險資產的加密貨幣一樣被拋售,情況確實不樂觀。
特朗普在關稅貿易和國際關係帶來重大不明朗因素,導致市場避險情緒高漲,減息預期雖然增強和帶動債息下降。在濃烈的避險情緒上,風險資產幾乎是全線下跌,特別是近來熱門的AI投資主題,半導體、機械人、AI醫療、無人駕駛等更成為跌市重災區。
例如 $英偉達 (NVDA.US)$ $台積電 (TSM.US)$ $特斯拉 (TSLA.US)$ $Serve Robotics (SERV.US)$ $Tempus AI (TEM.US)$ $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 (RXRX.US)$ $Hims & Hers Health (HIMS.US)$ $美國超微公司 (AMD.US)$ $超微電腦 (SMCI.US)$ $英特爾 (INTC.US)$

筆者對短期後市也沒有肯定的看法,但今天主要想分享一個基礎的投資知識。美國股市正面臨一波調整壓力,市場波動加劇,投資者情緒趨於謹慎。大家要認識的一樣東西就是商品交易顧問(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s,簡稱CTA)的作用不容忽視。
CTA作為一種依賴程式化交易的機構,其行為可能在短期內放大市場的下行壓力,成為潛在的風險來源。本文將深入介紹什麼是CTA,分析其在當前美股市場中的影響,以及為何它可能在短期內成為市場風險的關鍵因素,旨在幫助投資者理解這一現象並做好應對準備。
什麼是CTA?
商品交易顧問(CTA)是一類專業投資管理機構或個人,主要通過管理客戶資金進行期貨、期權及其他衍生品交易來獲取收益。CTA通常採用系統化、程式化的交易策略,依賴算法和技術分析來捕捉市場趨勢,這與傳統的基本面投資方式有很大不同。根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定義,CTA需在CFTC註冊,並受到國家期貨協會(NFA)的監管。
CTA的核心策略通常是趨勢跟隨(Trend Following),即通過分析價格走勢來判斷市場方向,並在趨勢確立時建立相應的頭寸。例如,當市場上漲時,CTA可能大量買入;當市場下跌時,則迅速賣出或做空。這種策略的特點是高度依賴動量,一旦市場趨勢逆轉,CTA會快速調整倉位,從而可能引發大規模的交易行為。
CTA管理的資產規模相當龐大。根據BarclayHedge數據,截至2024年底,全球CTA管理的資產總額超過3500億美元,其中美國市場佔據重要份額。這些資金的集中操作,使得CTA的交易行為對市場流動性和價格走勢有顯著影響。
美股當前的CTA壓力
美股正處於一個關鍵轉折點。受到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如關稅和貿易措施)、技術信號(如近來的穿頭破腳形態)以及熱門板塊(如AI相關股票)賣壓的影響,市場出現下行趨勢。在這種背景下,CTA的程式化交易可能加劇市場壓力。
根據Investing.com引用高盛(Goldman Sachs)的分析,CTA在市場下行時可能賣出大量股票。2024年1月的數據顯示,CTA在一週內可能賣出至少29億美元的股票,而在更不利的情況下,賣壓可能達到243億美元。進入2025年,這種賣壓規模可能因市場波動加劇而進一步擴大。
以標普500指數(SPX)為例,截至2025年3月3日,價格約為5950點,較1月中旬的高點6200點下跌約4%。這種跌勢可能觸發CTA的趨勢跟隨策略,導致其大規模減持股票頭寸。根據MarketWatch的數據,SPX近期的交易量顯著增加,這與CTA的程式化賣出行為相符。
CTA之所以在短期內成為市場風險的推手,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 程式化交易的快速反應 CTA的交易策略高度依賴算法,一旦市場價格跌破關鍵技術位(如頸線或移動平均線),程式會自動觸發賣單。這種快速反應機制在市場平穩時有助於捕捉趨勢,但在波動加劇時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2. 動量放大的效應 CTA的趨勢跟隨策略具有動量放大的特性。在下跌市場中,CTA的賣出行為可能引發其他投資者的恐慌性拋售,形成惡性循環。根據Reuters報導,市場對特朗普政策的擔憂已導致避險情緒升溫,而CTA的賣壓可能進一步放大這種情緒。
3. 市場流動性壓力 CTA的大規模賣出可能導致市場流動性短暫收緊,尤其是在交易量激增的時段。當買家減少而賣壓增加時,價格可能加速下跌。歷史上,2018年的“Volmageddon”(波動率崩潰)事件中,CTA的快速清倉就曾加劇市場波動,當時標普500在數天內下跌超過10%。
4. 與其他因素的叠加效應 當前市場不僅面臨CTA的壓力,還有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技術形態的看跌信號以及AI板塊的獲利了結。這些因素叠加,使得CTA的賣壓在短期內更具破壞力。例如,Deloitte預測半導體行業2025年增長,但近期Nvidia等股票的下跌可能觸發CTA減持科技股。
投資者如何應對CTA壓力?
面對CTA帶來的短期市場風險,投資者可以採取以下策略:
保持冷靜,避免跟風賣出:CTA的賣壓通常是短期的,市場可能在幾天或幾週內恢復穩定。
關注技術支撐位:如SPX的5850點 3首個交易日的大陰燭底部,跌破這些水平可能引發更大賣壓。
分散投資:將資金分配到防禦性板塊(如公用事業)或非股票資產(如債券),以降低波動影響。
利用波動機會:當然,對於經驗豐富的投資者,CTA賣壓可能創造低點買入的機會,甚至尋找機會吸納優質股;但新手投資者就應該盡量避免,或先了解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才做部署。
近期美股分析結論
商品交易顧問(CTA)作為程式化交易的重要參與者,在2025年3月的美股市場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其趨勢跟隨策略和大規模賣壓可能放大市場下行壓力,成為短期風險的隱藏推手。從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到技術信號的轉弱,再到AI板塊的調整,CTA的行為與這些因素叠加,使得市場波動性加劇。投資者需要理解CTA的運作機制,保持理性,並採取適當的風險管理措施,才能在這一波調整中穩住陣腳,甚至尋找潛在機會。
最重要的是,很多投資者最近都在問一些熱門的AI板塊例如半導體、醫療、機械人、智駕等可否買入,即使基本因素或整個長線投資邏輯不變,但投資者仍是該關注短線急升過後帶來的相關風險。
富途證券首席分析師譚智樂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其及其有聯繫者並無擁有建議股份發行人之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