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最新投資懶人包

2350人 瀏覽2025.01.10

2024年股市回顧與2025投資方向

2024年踏入尾聲,聖誕假期和元旦假期亦將近,筆者在此預祝大家聖誕快樂和新年快樂。在今年的最後一篇的文章,筆者就先回顧一下2024年整體的市況行情表現。

2024年股市回顧

從牛牛比較功能上看,過去的一年可見到今年美股和港股都不錯的表現。

截止2024年12月20日,在過去的一年,美股三大指數上升,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    (.IXIC.US)$ 上升32%、  $標普500指數    (.SPX.US)$ 上升25.7%,  $道瓊斯指數    (.DJI.US)$ 則升14.8%。從三大指數的表現上看,雖然美股的金融股於2024有不錯的表現,但整體而言,美股行情於2024年主要受科技行業帶動是不容置疑。AI主題是市場焦點美股處於牛市行情,相信投資者亦不會有所爭議。

至於港股方面,截止2024年12月20日,在過去的一年,  $恒生指數    (800000.HK)$ 亦上升17.4%,  $恒生科技指數    (800700.HK)$ 則上升18.1%,科技股升幅雖然較大,但領漲勢頭在整個2024年不算明顯。整個2024年內,除了科技股表現向好外,還有一眾高息股亦受到資金追捧。不過,相信截止今天,市場對於港股是否處於牛市仍存在很大的爭議聲音。筆者也能理解此點,畢竟港股雖然上升,但整年的升幅均主要集中在1月下旬、4月下旬和9月下旬這段時間,而上升原因乃是由政策所驅動。

借此,我們就先回顧美股和港股不同的地方,從而判斷2025年的投資策略。

美股瘋狂牛市行情

美股在2024年繼續有強勁的表現,不過估值亦上升亦進一步提升至較高的水平。企業盈利增長不斷創新高是帶動美股上升的核心邏輯,但與此同時要留意,估值水平的上升速度亦遠遠高於企業EPS的上升速度,反映美股的估值處於昂貴水平。從下面的兩個圖表所見,標普500指數,今年由十年歷史市盈利率平均值的1.3個個標準一度升近兩個標準差,而納指則由1個標準差以上水平升至兩個標準差以上。

(資料來源﹕WIND)
(資料來源﹕WIND)
(資料來源﹕WIND)
(資料來源﹕WIND)

由於估值開始昂貴,亦多了很多市場聲音說明美股存在泡沫風險。較為令市場深刻的是8月5日的黑色星期一大跌市。不過隨著減息周來臨,美股最終再破頂而上。不過科技行業的炒風亦出現些微轉變,筆者在文章「 大摩報告令半導體風向轉變,博反彈應該點揀」和「美股絕地反擊,風向又要再轉變?」亦提出,雖然AI 的ROI問題備受關注,但與2000年科網爆破並不是相提並論

(筆者於過去牛牛文章的內容)
(筆者於過去牛牛文章的內容)

在AI的ROI問題出現後,市場對AI的投資風向亦開始轉變、由AI 1.0 的半導體(例如  $英偉達    (NVDA.US)$ 和  $台積電    (TSM.US)$ )炒作改為AI 2.0 的電力和設備(例如  $Vistra Energy    (VST.US)$ 和  $Vertiv Holdings    (VRT.US)$ )炒作後,於第四季更轉向AI 3.0 軟件類別(例如(  $Palantir    (PLTR.US)$ 和  $Applovin    (APP.US)$ )的炒作。這是導致美股的估值開始步入昂貴估值的主要原因。考慮到一些軟件股的估值往往是用市銷率或EV/FTM revenue multiple的角度去衡量估值,這類炒風往往是容易將整體估值的市盈率推至一個極高水平,而往後這些軟件公司的盈利轉變模式是否符合市場預期,永遠都是關鍵因素

最後做個簡單的美股下半年回顧,筆者2024年下半年對美股看法也沒有太大修正,「美股強勢延續,下半年不容忽視的美股」文章中提及的  $特斯拉    (TSLA.US)$ 、  $亞馬遜    (AMZN.US)$ 和  $Coinbase    (COIN.US)$ 也故事多多。不過下半年AI炒風轉向和特朗普RED SWEEP的交易,筆者有留意但的確是比預期中強得多。

港股仍處於憧憬最壞時刻已過

(資料來源﹕WIND)
(資料來源﹕WIND)

港股方面,恒生指數則由年初的低於,指數估值在十年平均值兩個標準差以下提升至一個標準差,企業盈利上升主要受惠很多龍頭企業的「降本增效」狀況,這四個字相信大家在2024年也經常聽到。事實上,很多大型科技股如  $騰訊控股    (00700.HK)$ 、  $美團-W    (03690.HK)$ 和  $阿里巴巴-W    (09988.HK)$ 也是通過一系列的削成本措施,從毛利率上帶動盈利增長。就算藍籌股中破歷史高位的

$匯豐控股    (00005.HK)$破歷史高位 (計前復權,即計及除淨和派息因素),也是通過企業架構重組去推動ROE和穩定派息能力。

但「降本增效」的操作行為,是難以帶動企業盈利有個長期增長收入方面的表現還是和宏觀經濟環境息息相關。這是為什麼港股至今仍憧憬一系列的財政政策出台,市場希望未年將通過政策穩定經濟表現。帶動企業的收入盈利恢復增長,這是港股的核心投資邏輯

如果用上述的觀點去看,就不難理解港股的「牛市」邏輯,就是筆者年初時提及的「牛一」市特徵,「科指一度踏入技術牛,港股春天來臨?」。筆者亦於講座多次提及,「牛一」市屬於典型的高風險高回報。例如9月11日16964點升至2024年10月7日高位23241點的行情,如果反應較慢經常在高位才追貨,還會有一定的殺傷力。「2024上半年回顧:港股牛市完未? 集齊3大因素 恒指下半年可望修成正果」原本這個觀點是沒有錯的,但筆者也於10月初旬被市場濃烈的牛市氣氛蒙蔽了理智,導致2024年最成功和最失敗的觀點同時出現在這段波浪

2025投資方向和投資策略

美股和港股雖然於2024年都有不錯的行情,但事實上做投資和交易的決定也不是容易,行情亦不斷出現些微的變化。在結論上,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判斷好自己的投資交易行為是和有邏輯。例如假設要做「價值投資」,價值投資是集中向一些估值便宜有盈利潛力的股份,這投資理念就可能較為適合在港股市場上面(但由於經濟環境複雜,難度非常之高)。

至於美股,則偏向「隨波逐流」,例如要投資市場上最熱門的AI主題、或在頂尖的科技賽道上發掘機會。只要實體經濟維持強勁表現,整個牛氣衝天的氣氛配合技術分析總會有投資或投機的機遇。

整體投資上,其實沒有一個必勝的方程式,對於投資功力不深的牛友來說,個人認為最有效的是分散投資,中國資產和美股也同樣是值得留意,也不要把所有風險集中於同一類型的投資主題身上,這是平衡和減低的風險的最有效方法

最後,筆者將假期後亦會重點於個別的「中國資產」「美股」和「加密貨幣」寫不同的展望和投資部署,

  • 作者信息

    譚智樂

    富途證券首席分析師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其及其有聯繫者並無擁有建議股份發行人之財務權益)

用富途證券一站式交易

港股一世免佣,開戶專屬豐富迎新獎賞

適用條款和細則 right-arrow

| 一般聲明 |

本報告由富途證券國際(香港)有限公司(“富途證券”)編制。本報告之持有者透過接收及/或觀看本報告(包含任何有關附件),表示並保證其根據下述的條件下有權獲得本報告,並且同意受此中包含的限制條件所約束。任何沒有遵循這些限制的情況可能構成違反有關法律。

未經富途證券事先以書面同意,本報告及其中所載的資料不得以任何形式(i)複製,複印或儲存,或者(ii)直接或者間接分發或者轉交予任何其它人作任何用途。富途證券對因使用本報告中包含的材料而導致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概不負責。

本報告內的資料來自富途證券在報告發行時相信為正確及可靠的來源,惟本報告並非旨在包含投資者所需要的所有信息,並可能受送遞延誤,阻礙或攔截等因素所影響。富途證券不明示或暗示地保證或表示任何該等資料或意見的足夠性,準確性,完整性,可靠性或公平性。因此,富途證券及其關連公司(統稱“富途集團”)均不會就由於任何第三方在依賴本報告的內容時所作的行為而導致的任何類型的損失(包括但不限於任何直接的,間接的,隨之而發生的損失)而負上任何責任。

本報告之觀點、推薦、建議和意見均不一定反映富途證券或其關連公司的立場,亦可在沒有提供通知的情況下隨時更改,富途證券亦無責任提供任何有關資料或意見之更新。

本報告只為一般性提供數據之性質,旨在供富途證券之客戶作一般閱覽之用,而非考慮任何某特定收取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任何特別需要。本報告內的任何資料或意見均不構成或被視為富途集團的任何成員作出提議,建議或徵求購入或出售任何證券,有關投資或其它金融證券。本報告所提及之產品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閱覽本報告的人士應在作出任何投資決策時須充分考慮相關因素並尋求專業建議。

本報告提供給某接收人是基於該接收人被認為有能力獨立評估投資風險並就投資決策能行使獨立判斷。投資的獨立判斷是指,投資決策是投資者自身基於對潛在投資的目標、需求、機會、風險、市場因素及其他投資考慮而獨立做出的。

本報告由受香港證券和期貨委員會監管的富途證券於香港提供。香港的投資者若有任何關於富途證券研究報告的問題請直接聯繫富途證券。本報告作者所持香港證監會牌照的中央編號已披露在報告首頁的作者姓名旁。

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均不得解釋為購買或出售證券的要約或邀請。任何決定購買本研究報告中所提及的證券都應考慮到現有的公開信息,包括任何有關此類證券的招股說明書等。

| 分析員保證 |

主要負責撰寫本報告的分析員確認 (i) 本報告所表達的意見都準確地反映他/她對本研究報告所評論的上市法團的個人觀點; 及 (ii) 他/她過往,現在或將來,直接或間接,所收取之報酬沒有任何部份是與他/她在本報告所表達之特別推薦或觀點有關連的。

分析員確認分析員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在研究報告發出前30 日內及在研究報告發出後3個營業日內交易報告內所述的上市法團及其相關證券。

| 利益披露聲明 |

報告作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分析員本人或其有聯繫者並未擔任本研究報告所評論的上市法團高級管理人員,也未持有其任何財務權益。

本報告中,富途證券並無持有該上市公司市值的1%或以上的任何財務權益,在過去12個月內與該公司並無投資銀行關係。本公司員工均非該上市公司的僱員。

| 可用性 |

對部分的司法管轄區或國家而言,分發,發行或使用本報告會抵觸當地法律,法則,規定,或其它註冊或發牌的規例。本報告不是旨在向該等司法管轄區或國家的任何人或實體分發或由其使用。

此處包含的信息是基於富途證券認為之準確的來源。富途證券(或其附屬公司或員工)可能在相關投資產品中擁有頭寸及交易。富途集團及/或相關人士對投資者因使用本報告或依賴其所載資訊而引起的一切可能損失,概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有關不同產品風險的詳細信息,請訪問http://www.futuhk.com上的風險披露聲明。

本報告以中英文書寫,兩種文本具同等效力。若兩種文本有矛盾之處,則應以英文版本為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