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 | 全球市場的歷史洞察
股災怎麼辦:2025股災來襲,投資者該如何面對?
全球股市遭遇恐慌性拋售
2025年4月7日環球股市股災,對比起去年8月5日的黑色星期一而言,實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環球主要股市出現恐慌性拋售。
美股步入技術性熊市
美股三大指數 $標普500指數 (.SPX.US)$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 (.IXIC.US)$ $道瓊斯指數 (.DJI.US)$ 跌勢持續,截止執筆一刻計, $標普500指數主連 (ESmain.US)$ 盤內最低見4832點,亦即是說,美股亦步入「技術性熊市」(高位跌逾20%)。
港股覆蓋系統性風險
誇張的是,上周五假期休市的港股, $恒生指數 (800000.HK)$ 今日更跌逾3100點跌見19706點,最終收報19828點,跌3021點或13.2%,全日成交金額6208億元,破了去年10月8日的成交金額記錄。$恒生科技指數 (800700.HK)$ 更跌逾17%。科指成份股中,有7隻成份股跌逾20%以上(包括 $聯想集團 (00992.HK)$ , $比亞迪電子 (00285.HK)$ , $地平線機器人-W (09660.HK)$ , $金蝶國際 (00268.HK)$ , $小米集團-W (01810.HK)$ , $舜宇光學科技 (02382.HK)$ , $小鵬汽車-W (09868.HK)$ ,都是一些今年熱炒的科技股)。除了 $金山軟件 (03888.HK)$ 外,所有科指成份股亦跌逾12%以上。筆者一直認為基本面較好的 $騰訊控股 (00700.HK)$ 已經是表現第二好科指成份股,仍跌逾12.5%。整個「系統風險」正覆蓋港股今天的表現。
市場波動與關稅的影響
特朗普關稅帶來負面影響可說是預期之內,但對股市的衝擊力則是遠高於預期,筆者和身邊多個朋友即使抱有審慎保守的看法,也猜測不到如此波動的市況。原因是事態發展正導致全球貿易關係進一步緊張,貿易戰帶來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和憂慮正逐步增加。
面對史無前列的股災,今天很多投資者的提問相信離不開以下兩條問題:「明天股市怎樣?能反彈或再跌」或「港股/美股什麼時候見底?」。筆者真的沒有水晶球不能解答,認為這些短線的判斷是毫無意義
股災的根本原因及其衝擊
流動性問題與贖回潮
首先,近來港股和美股的下挫,隨了基本面受到貿易戰的挑戰外,無疑是面對流動性的問題。隨著衰退和貿易戰風險升溫,導致一些風險資產被拋售形成壓力,一些大型的金融機構正面對「贖回潮」的出現。從歷史數據上看,股災大跌經歷「贖回潮」引發的恐慌性拋售後,股市跌勢有望喘定然後在救市政策支持下回穩。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往往這些股災式下跌,都是發生在股市熊市的底部;然而今次港股和美股也是同樣在估值偏高的位置出現(十年均值以上)。恒生指數今日跌逾13.2%導致年內的升幅蒸發(這點才是筆者認為罕見的地方)。目前市況正飽受特朗普的政策影響,正如早前筆者文章所說,單靠貨幣政策亦難以扭轉目前經濟狀況的表現。
技術性熊市的形成與影響
至於技術分析,目前比較值得參考的觀點只有美股陷入技術性熊市,即標普500指數由歷史高位6147點跌逾20%,短期內標普500指數會參考4917點作為盛衰分界線。港股則創下歷史新高的成交記錄放量下跌,今日多隻藍籌出現雙位數的跌幅,短線會在中美關係的負面情勢影響,甚至可能表現更為波動。除了留意美股的 $標普500波動率指數 (.VIX.US)$ 外,可同時留意港股的 $恒指波幅指數 (800125.HK)$ 作參考。
最新市況要留意的事項
債市利率要重點關注

除了大家熟識的股市指數和波動指數外,債市的表現亦是一個重要指標。在濃烈的避險情緒下, $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 (US10Y.BD)$ 跌穿4厘水平。但有一點值得留意是,短債的利率下行速度更快,因為市場正預期年內美國有可能減4-5次的利率。

從最新的利率期貨上看,5月7日的降息機會率已經升至52%,於10月29日年內利率下降4次0.25個百分點的機會率已達100%,2025年內降息4次和5次的機會率分別是62.3%和37.7%。整個利率下降的預期快加,無疑是反映經濟衰退的風險增加。
所以對於目前沒有投資方向的牛友,手持現金等待機會,並先把資金配置在貨幣基金上享受短暫的高利率是比較合理的選擇。在風高浪急的市況下進一步增加風險,則要視乎個人進取程度而定。
此外,JUNK BOND垃圾債的息差這幾天有飆升趨勢,市況會否引發其他不愉快的連鎖效應,將會是影響短期內市場負面情緒加劇的一條導火線。債券市場的表現要重點關注。
商品市場避險情緒增強
在判斷環球經濟的表現,也可同時參考牛牛APP內提供的一些主流的商品期貨表現作為參考指標~$黃金主連 (GCmain.US)$

濃烈的避險情緒,即使黃金價格也不能幸免。但如果黃金價格跌勢有略為喘定的跡象,也可以視為市場開始放下戒心的一種跡象,短線可以先參考3000美元的關口能否守穩。但在操作上,暫時就不建議胡亂博反彈去增加持倉風險。

銅價於今年初以來因此關稅的消息刺激價格拉上,但近來已蒸發絕大部份的升幅。短期內如果特朗普的關稅出現變動,銅價很大可能將會是敏感度比較大的資產。不過要小心一點,短期內難以單純用價格升跌判斷行情好壞,畢竟銅需求和全球經濟敏感度極大,要視乎之後銅價升跌是因為需求側還是供求側的消息變動所致。

對比起銅價,油價將和全球經濟的表現有更強的敏感度。如果未來油價下跌的勢頭仍然持續,將會反映市場的風險胃納未見改善,到時候即使股市出現技術反彈,投資者可能還需要加倍小心。
關於股災市場的一點總結
以下是目前市況的幾個分享和看法:
近來市況獲利的方法,離不開都是發「災難財」,這並不屬於投資意見。
短期將會受各國領導人關於貿易戰的言論消息影響,波動會非常高,但要留意波動率的變化。
增持現金或期權對沖是短期對抗風險的理想做法;長遠就是判斷經濟衰退的可能性。
歷史記錄是用來打破的,別尷用歷史數據作預判。
不斷在投資失誤中吸取教訓。投資是馬拉松~「留得青山在,哪怕冇柴燒」。
文章作者:譚智樂 富途證券首席分析師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其及其有聯繫者並無擁有建議股份發行人之財務權益)